1、中考的整体考情
上海中考,前几年8万人左右,去年9万左右,今年11万左右,预计到15万左右,是一个峰值,这个主如果取决于当年出生人口数的激增。
2、中考的科目及总分中考的总分
是750分,假如按科目算,共考10科语数英,各150,共450物理+化学,70+50,共120历史,30分平常成绩,30分开卷成绩,共60道法,30分平常成绩,30分开卷成绩,共60跨学科案例剖析,15分理化动手操作实验,15分体育,15分平常成绩,15分考试成绩,共30以上10科,历史是在初中二年级的期末时考,一般在6月20号左右,其余全部在初中三年级时考试,也即每年的中考试前后,6月15号左右。
一个小建议:在这10科中,大伙重点关注语数英理化,这5大科目的闭卷的卷面成绩,是重中之重,由于这部分最易拉开大伙的差距。
历史和道法,主如果开卷的30分,这两个30分,建议大伙的目的至少至少,不要低于28分,要不对总分会有的重压。要考30分,主要解决两个问题:一是客观题,考试时翻书了解在哪儿。二是,主观的大题,了解答卷组织思路。基础好的同学,考试前假如要补课,仅需解决最后的大题的答卷思路就能了,预计有3-5次课即可解决。基础不好,心里没底的同学,报个15次课,也就能了。预计10次课梳理必考试知识点+大题答卷方法练习,后面5次课主如果方法练习。
跨学科案例剖析,主要内容是地理、科学、生物类常识的综合剖析。这个不少同学反馈,困难程度不大。
理化动手操作实验,可以考两次,取最高的一次成绩,计入总分。不少同学反馈,困难程度也不大。
体育,一般同学都没问题,大部分同学成绩在28,29左右。对于体育能力本身比较欠缺的同学,建议提前还是要好好练习一下的。
3、中考进不同高中成绩需要(大约)
考不同档次的高中,大家主要看语数英理化这5大科的需要(理化和操作实验、跨学科按一大科150计算),大体上大致的分数需要是:
普高:语文115左右,数学/英语125左右,理化125左右区重点高中:语文120左右,数学/英语135左右,理化135左右市重点高中:语文125左右,数学/英语140左右,理化140左右四校八校:语文130左右,数学/英语145左右,理化145左右
5、中考的主要录取批次
中考的录取批次,大家这里主要看普通高中、区重点、市重点、四校八校的录取批次。
普通高中和区重点,只有在最后的平行志愿可以录取,也就是大家说的裸考,什么都不看,只看你的中考成绩。市重点,四校八校,和部分市特点高中,主要的录取批次有三个,按先后次序是:自招,名额分配(先是到区名额,再是到校名额),平行志愿。
这三个批次,严格根据先后次序来。前面的批次没录取,不影响参加后面的批次。前面的批次一旦录取,不能舍弃,且后面的批次自动失效。简单说,也就是市重点高中及其以上的高中,生源主要由3部分构成:自招约15%左右,名额分配65%左右,平行志愿(裸考)30%,假若市重点高中一年招100人,那样15人左右是自招来的,65人左右是名额分配录取来的,30人是平行志愿(也就是裸考,什么都不看,只看最后的中考成绩)录取的。
1.自招总体比率在15%左右。
四校的生源录取比率,自招批次是30%市重点高中(四校以外所有些市重点)的生源录取比率,自招批次是15%
(1)自招的考试的时间:
假如把所有些录取批次加起来的话,一般有如下:
初中二年级的期中和期末时,分别有的高中会去好的初中,组织摸底,俗称神秘考,或飞行考。初中三年级的期中考试时,也有神秘考或飞行考。初中三年级一模考结束后,此时自招录取的量已经比较大了。好学校在抢好生源,好生源同时也在选好学校,双向选择。初中三年级第一学期寒假,有些学校会组织冬令营活动,其性质还是自招。初中三年级二模考后,会有一些自招的动作。中考结束后成绩出来前,是大规模的自招,也叫开放日。自招批次的大多数学生是在这个阶段预录取的。
(2)自招的考试考情:
第一,前面的几次飞行考或者神秘考,一模后,冬令营都是高中找初中学校,或者同学,同学是没法去联系找高中的。大规模的自招开始时,所有同学都可以自己主动报名了。
大规模的自招(开放日),在开始前,市重点高中会提前开通自己学校的官方网站报名通道,同学们可以自己网上填报。所有同学可以填上海所有些市重点。第二,市重点高中会在所有填了他们学校自招的同学里,进行筛选。
把初步筛选通过的同学,会公告他们正式参加他们学校的开放日,也即自招考试。
筛选的规范,每一个学校不同,大体上,主如果看初中初中二年级及将来期中期末考试的成绩和年级排名,还有最主要的就是一模考成绩和区排名。
(虽然现在有些区官方讲已经取消了一模考,但学校还是会有一模性质的考试,所以,越到初中三年级最后,每一场统一的考试,大伙都要好好认真对待。一是尽力,尽量抓住机会,二是为后面的学习,提供一个测试反馈。)
到了开放日(自招考试)当天,被筛选上的同学,按时去参加他们的开放日活动和考试即可。大家一般所说的自招考试,即指的是这一天的考试。这天的考试,所有市重点会分两拨进行,一般是,先是四校,第二是其他剩余的所有市重点高中。
有些学校组织一天,有些学校组织两天,所有些安排,全是由市重点高中自己决定。那样,就会出现,有些同掌握同时拿到好几个四校八校市重点的开放日邀请,有些同学可能全部都没。
那样拿到好几个学校的邀请的同学,就要选择自己最有意向、困难程度比较适合我们的,由于时间会出现当天冲突的状况。
(3)自招的考试大致内容:按科目来讲,主要考语数英理化5大科,越好的学校,考的科目越多,四校八校和好一点的市重点高中,5科都会考。
有些学校只考语数英3科的,有些只考数学英语物理的,有些只考数学英语的。
目前基本上大部分都是考5科。
自招完全是市重点高中自己命题,自己阅读卷,自己组织的,所以,每一个学校题型和内容都会有差异,但整体的困难程度需要大同小异,基本都是跟着四校八校走的。
语文,主要考的是课外古诗词产赏析,散文剖析,小说的剖析,议论文的剖析,材料剖析和小议论文的写作,课外文言文(篇幅和困难程度都比较大),文化知识,等等把语文的题型总结起来看,其实都是高考考试的题型和侧重点,但困难程度要比高考考试的简单的多。
所以之前有人说自招语文要学到高中三年级语文的水平,这个不现实,也办不到。
但拿高考考试的模考卷自来进行练习,熟知题型,是完全可以的
数学,基本大体上是,3+3+430%是高中的,30%是初中竞赛初赛的,40%是课内压轴题的也就是中考一二模压轴题的,但绝大部分学校是不考高中的,顶尖的四校八校会考,考的话,按出题人的说法,更不是全是考高中的内容,一般是譬如说一道题,用初中的常识也可以解决,但很费劲,高中的常识解决就非常快,或者用竞赛的办法解决竞赛初赛的是直接会考的。
内容上看,主要考的是代数居多为主的,几何相对比较少大家用教辅的困难程度做一个大体的类比,自招的题目,笼统地说,比市北理的那个困难程度大,比竞赛的困难程度小,差不多是处于中间档
英语,会直接拿前几年高考考试的一二模卷的原题来考,会适合地减少一些困难程度,所以练习的时候,英语还是得按高考考试的规范来,但未必要全部直接达到高考考试的非常高的水平,事实上绝大部分学生也是非常难达到的。练习的话,最主要的是高考考试词语,高考考试的一二模的阅读理解,这两个相对非常重要。
另外,即便中考的英语,要达到145+以上的话,就得接触高中的常识,譬如词语,阅读。给大伙再列举一个上海高考考试英语的数据,参照一下就更了解了,上海高考考试,大家按常常的5万人计算,英语满分150,能过130分的,全上海前3%,全上海能进复旦交大的总人数,也是前3%,也就是说,你要进复旦交大,英语要130+,是完全吻合的。
(进复旦交大,英语130+,高考考试数学也是130+,语文120+,加三科目至少一个A+,2个A,总分580+,满分是660) 所以那些说英语要怎么样怎么样的多么大的困难程度的,基本上是噱头雾水的成分居多。话反过来讲,英语和语文一样,完全没进度,所以可以提前去练习,有些同学初一开始背高考考试单词,有些初二,有些初三,初三背的基本是相对比较局促和应对眼前救急的性质多了一些。英语自招考试的题型,是单选,完形,阅读,写作都有,主如果阅读,阅读好了,其他的基本也问题不会太大
物理和化学,两个考情差不多,基本上是竞赛初赛的,和课内的压轴题困难程度,课内压轴也就是中考一二模考试的压轴题困难程度。物理个别的学校会涉及高中的常识。
(4)一个小建议:对于自招,更不是必须要自招,或者肯定不自招。有机会了就去试一试,心态放好,反正没什么坏处。假如孩子的基础可以,时间精力也可以,可以根据自招的困难程度和需要去学,去练习。
某一两科可以,那样就那一两科按自招的困难程度去练习。按自招的困难程度练习完了,即便自招不成功,在掉头考裸考中考的东西,自然会感觉非常简单。事实上,每年中考刷高分的,其中的大部分也都是根据自招的困难程度练习的。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步伐不同,基础、习惯不同,父母的期望值和需要也不同,所以天底下没什么最高效学习目的学习技巧学习内容,合适我们的就是最好的。
2.名额分配
名额分配分为名额分配到区,和名额分配到校,两个批次。填志愿时,可以填两个,一个到区,一个到校。 (1)名额分配的比率四校的名额分配 (即委属高中,四校和上师大附中)四校的名额分配比率,占本校招生计划的65%,这65%又分为两部分: 80%分配到各区, 20%分配到初中学校。至于到区和到校不一样的学校的各自比率,大家这里不再细说。
普通市重点的名额分配 (即委属市重点以外的所有市重点高中)占本校招生计划的55%左右,这55%左右,又分为两部分: 第1部分30%,分配到各区,这30%其中又分为两部分:一是分配到本区5%-10%, 二是分配到外区90%-95% 第2部分70%,分配到初中学校(保证每一个初中学校都能分配到本区所有市重点高中的1个名额,至少1个,即“全覆盖”)。所以,四校的名额分配,着眼点主如果区与区的及会均等。其余的市重点高中的名额分配,主如果初中学校与初中学校之间的机会均等。
(2)名额分配的考试和录起名字额分配批次,按先后次序,分为到区一个志愿,到校一个志愿。
第一是,要参加名额分配综合评价面试,面试也是在中考结束后成绩出来前进行,紧跟在自招批次结束的后面。也就是说,同学们先要中考成绩能达到入围分数线,入围的人数,是根据招生计划的1:2,也即,比如有5个名额,会有10个同学拿到面试机会。入围后,才能去参加名额分配综评考试。
能否入围,主要看中考成绩。(此时中考成绩还未公布,考生是不了解的,但教育考试院和高中是了解的)第二,名额分配综合评价面试考试,入围面试的同学,一块参加面试,面试结束后,把中考成绩(750)+名额分配综评面试成绩(40+10分),根据1:2的比率,由高到低录取。名额分配综评的50分,其中的40分是依据初中四年平常的表现进行打分,分为合格和不合格。
合格的按40满分计入综评面试成绩,不合格的会酌情扣分后,再计入综评面试成绩。其中的10分,是依据考生在名额分配综评面试时的表现,进行打分的。所以,名额分配批次,主要看两部分成绩,你的中考成绩,你的名额分配综评面试的10分的得分。
(3)名额分配的大致考情大家简单说一下综评考情,仅供参考:
a.中考成绩是王道,高分一定占优势。(将来高考考试综评也是这样)
b.老师应该会看你的态度,譬如,为人是不是谦和,踏实,真诚。
c.你的思维表达能力。譬如发散能力,考虑是不是有深度等等。
d.你的常识储备。譬如,阅读量,常识面等等。
e.与别人的合作意识。f.动手能力。(第5和6,有些学校估计会安排分小组的动手操作)
g.课题。这是锦上添花的,也就是说,倘若你的成绩和某同学一样,整体也差不多,那样,你有课题历程,会给你添些彩。
h.各种奖项。级别高的,有影响力的奖项,是起些用途的,至少区级以上的。当然,假如非常高级别的竞赛,会有非常大优势。反之,普通的奖项,比如学校的奖项之类的,也是锦上添花的性质,倘若你的成绩和某同学一样,整体也差不多,那样,你有奖项,会给你添些彩。
i.你的三观,理想,时政剖析,将来规划类的问题,也会问到。
j.社会实践历程。这个也是锦上添花的性质,倘若你的成绩和某同学一样,整体也差不多,那样,你有社会实践历程,会给你添些彩。社会实践历程,一般是志愿者,参与过的某大行活动等,主要看你参与后,个人的感受、评价和收成之类的。
k.整体上,主要看你的潜力。对于将来的学习,是不是有潜力。这个应该是除去中考成绩以外,最重要的原因。
(4)一个小建议:看完大体以上的内容,大家应该有个明显的感觉,成绩是非常重要的。其余的,确实需要平常长期练习。但在文化课成绩的重压面前,大家的时间精力又确实非常有限。当然,学有余力的同学,可以参考我们的状况尽力去多做些筹备。最后,还是建议大伙:把文化课成绩当做重中之重!把文化课成绩当做重中之重!把文化课成绩当做重中之重!以上仅供大伙参考!
(至于坊间传说:综评面试前,有高中会提前联系高分同学,名额分配批次报他们学校。承诺综评批次给他录取机会。对于如此的传说,只不过记者的个人的经验建议给大伙,并不是本平台和任何平台,建议是:
1、宁愿信其有,2、铆足了劲,把成绩往上提,成绩永远是王道。仅供参考。)
3.平行志愿平志愿,每一个同学可以填15个志愿。四校的平行志愿占他们生源的比率,是5%其余的市重点高中,平志愿占他们的生源比率,是30%平行志愿主如果本区的高中。也有部分外区的民办高中,会在全是招生。从今年开始,四校也会给各区在平行志愿给一些名额,不过名极少。